close

  秦珍子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2月10日09版)
  從生到老,人和人所處的社會都在不斷地往來交匯。人們勞作,維持社會的運轉;社會運轉,保證人們的權利。有這麼幾種階段,人們格外需要被照料:嬰兒剛墜地,少年漸長成,老者已垂暮。他們享有權利的狀況是面毫不留情的鏡子,總能照出社會肌體遮遮擋擋的難言之隱。
  別讓孩子久候
  洛陽的紙又“貴”了。這回不是缺紙來抄書,而是缺紙來打印。
  前不久在偃師市,一位市民當上了老爸,隨後被接生的人民醫院告知:沒有專用打印紙,無法辦理出生醫學證明。
  這位老爸很“任性”。他先是調查了醫院檔案,發現兩周來,就偃師市人民醫院一家,已經有200多個寶寶因為“缺紙”,辦不了出生證明,接著他乾脆問到洛陽市衛生局去。
  答案是別說偃師,整個洛陽都“缺紙”。“紙荒”何時休?眼下不知道。
  出生證明紙這麼稀罕?聽說是法律規定要“專紙專用”,光學水印防偽,全國統一印製。但法律也規定了,各級用紙單位可以按需上報,用量超預期,申請追加就是了。人人皆知河南乃人口大省,亦知今年逢二胎高潮。非專業的都知道,專業的會不知道?要麼就是“需求”早已遞上去了,可行政審批的速度依舊是老馬拉車,吭哧拖延。
  “省里的紙庫存充足,但洛陽至今沒來要啊!”不成想,省衛計委堅決地回應道。
  要沒要紙,給沒給紙,紙去哪兒了……這些問題還在拉鋸扯鋸,只是,時至今日,那些被耽擱的寶寶們,還未得到社會應給他們的第一份接納認定。他們只是剛剛踢騰腳丫,就陷入了辦證之難。他們的時鐘剛剛開始滴答,就被拖慢了節奏。
  多想一分,走快一步,別讓孩子久等。
  別讓少年失控
  11歲的男孩鋼筆一揮,劃破了老師的手臂。那傷口,不僅疼在皮肉,更疼在一段本不該如此的師生關係。
  幾天前,在深圳某小學五年級的語文課堂上,男孩小高埋頭做數學作業。在場其他學生回憶,老師批評了小高,扔了他的作業本並推倒課桌,文具散落一地。小男孩憤而用鋼筆刺向老師,致其手臂劃傷。
  這短暫而激烈的衝突,自此成了“羅生門”。家長的網帖說,老師過於粗暴;副校長說,老師只是想搬他桌子,文具可能掉落;校辦主任稱,孩子先行凶,老師才搬桌子。
  就在這起“鋼筆事件”發生之前,上海一位高中老師被17歲男生用鐵鎚砸傷頭部。儘管這位老師在師生中口碑不錯,但男生卻聲稱“一直被她批評羞辱”。
  被砸傷的老師躺在病床上說,我願意原諒他。但男生年滿16,已被刑拘。而在深圳的那所學校,老師已經回到講臺,小高還未返校上課。
  時光無法倒回。難道真的到了要少年用利器割裂、鈍器砸碎師生關係的地步,才開始反思我們的教育方式嗎?當兩位老師身體上疼痛漸消的時候,願教育者和少年們之間被撕裂的傷口,也能儘快愈合。
  別讓老無所依
  為了讓晚年生活過得高興一點,陳世傑已經儘力而為了。
  這位早年離異獨居,與兒子也頗為疏遠的74歲長沙老漢從60歲開始,騎自行車游歷中國。他曾穿越川渝黔,行程達4000多公里;他還騎游港澳台,引得媒體競相報道。在社區,他是個名人。他也真有名人的高冷範兒,平常愛讀書寫作,不參與鄰裡麻將歌舞。
  擱誰看來,這老漢過得都夠愜意了。可不久前,他給區政府、街道及社區寫了一封“公開信”,請求的,是一份“春節慰問”。掀開“旅行家”令人羡慕的門帘,走進陳世傑真正的家。60平方米廉租房,廚房冰鍋冷竈,積滿灰塵。家裡唯一的電器是冰箱,只裝著藥和一些調料。 他每年一個人過春節,因為耳背沒有朋友。老鄰居說他一頓飯就吃個生蘿蔔,睡覺沒被子。獨生子沒怎麼出現過。走了那麼多路,故事“無人可說”。
  “不似孤寡,勝似孤寡。”陳世傑在“公開信”中寫道,他並不想要慰問金或禮品,只覺得春節慰問“猶如一束陽光,輸送光和熱”。
  事實上,前面三年,陳世傑都得到了慰問。但根據社區的說法,眼下政策嚴了,須得低保證、殘疾證、大病診斷等證明齊全,才能憑證件進行慰問。
  也就是說,不開證明,不審批,不蓋章,就不在名單上,也就照不到那束陽光。在活出滋味和尊嚴方面,並不富裕的陳世傑沒向誰求助過,但老人的世界正在一點點被孤獨吞噬。到底什麼更有說服力呢?是紙上蓋著紅印章的名字,還是老人在現實里真真切切存在的孤獨困苦。  (原標題:新聞眼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z29fzzxql 的頭像
    fz29fzzxql

    霍金

    fz29fzzxq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